登陆3年内,怎么融入加拿大社会

Posted by 童远山 on Tuesday, June 13, 2017

从北京来到多伦多已经1年半,每天都是新鲜而富有挑战的,作为生活的小学生,学到的东西比前20年的还多。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下在加拿大的生活。

回想移民加拿大的初衷,可能每个同胞都梦想着先过语言关,然后自己或至少孩子能融入当地社会。当然,完全不想融入的同胞可以跳过此文。

过了三五年再看看大家的生活状态,基本社交都是在本族裔中,觉得还是和自己人混舒服。

当初的梦想早已在经历无数次的不舒服地带被暗自放下,偷偷安慰自己不要再为难自己了,于是自然而然的退回到自己的舒适地带。但是希望既能保留自己的语言文化,又能融入到加拿大,依然是我们一代移民的美好愿望吧。

华人在加拿大社会是个很有意思的群体,本地朋友眼中我的同胞是:聪明有钱勤奋,不搭理别人,不喜欢和华人以外的族裔交往,工作和生活中都体现出很神秘的一面,和他们谈话永远了解不到他们真正的想法,让本地人感觉无法走进他们的生活

华人在自己的国家往往是热情好客的,又原本想融入,对老外的热情更是不在话下,可给老外们却留下个截然相反的印象。影响华人融入本地的原因是什么呢?

先学会与人沟通的武器-加拿大英语

首先要把中式英语变成加拿大英语

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

文化和语言是相辅相成的,语言本身就体现了深层次的文化。能移民到加拿大的很多人在国内都受过良好教育,英语应该不是大问题,可与西人交往的时候往往发现鸡同鸭讲,不知对方所云。一个有趣的现象,ESL语言班里听自己人或亚洲人讲英语,100%理解,不论对方什么水平,可见文化相同,语言就不是障碍。因此掌握地道的英语先要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,但中国心永远是底蕴,中西合璧,重在找到一个平衡点。

我刚接触西人时,经常每个字都知道,却不明白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。经过半年多的训练,我终于知道了如何用不引起歧义的词和方式表达,如何进行闲谈,如何和他们互动才不会显得唐突,以及什么样的话题合宜,这个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他们的生活、理想、烦恼和困惑,找到了表面巨大差异下面的人性层面的共性,日后接触也能有共鸣和更多话题。

想办法多练

怎么能像本地人一样自如的用英语沟通呢?这是头半年一个主要困惑我的问题,每次与西人电话沟通或面对面交谈后,我都非常的挫败,感觉自己词不达意,表达无力。学了这么多年英语,话都说不好还怎么混!这么对自己失望了一段时间,决定想想办法。如果是上学或上班,置身于英语环境中会进步快一点,可两样都不沾边就要自己寻找语言环境。上语言班?同学们都是移民,大家的英语半斤八两,于是我开始了寻找本地人的探索。

感觉这里的老人比较有耐心,于是决定尝试去找老人聊天。终于有机会去参加一个退休公寓的活动,我对一个健谈的80多岁的老奶奶说以后我想找她聊天,老人漠然的看着我,不置可否。

参与教会

社会上走不通,想到教会的人可能更有爱心,于是决定换个方向,去寻找西人教会。走了两家附近的教会,都觉得那些人对陌生人挺冷淡,主动找人说话比做销售还挑战,直到第三家西人教会才找到被接纳的感觉。

那家教会不算很大,80多人,从后面看一多半花白头发,我就暗自高兴。结束后问牧师有没有孤寡老人愿意我去陪聊的,牧师说没有,但是告诉我他们正在筹办给新移民的口语班,于是我成了第一个ESL学生。临走前好几个人主动和我打招呼,问我怎么知道他们的,欢迎我每周都来。从此我有了每周两次和本地人接触的机会,后来又认识了一个定期在本地人家中聚会的小组,坚持去了一段时间,从一开始的不自在到现在交了几个无话不谈的朋友。

谈到教会,首先声明我写本文的目的绝对不是让大家都去信教,我想说的是真正理解西方文化的根基与精髓,离不开基督教。

天赋人权,自由平等,服务他人,奉献金钱,丈夫做头,妻子顺服等等西方的价值观和西方的主要节日,如圣诞节和复活节都源自基督教。

尽管西方出现信仰危机,但主流仍然是建立在圣经上的基督教文化,就如同儒家文化之于中国人那样与生俱来。

我和一个来教会而不信教的中国父亲聊天,他说经过多方考察,发现如果让孩子今后真正了解并融入西方社会,基督教是必补之课,因为整个社会都构架在此之上,为了女儿他自己必须也要学着去了解基督教。

如果先抛开信仰,抱着了解一下的心态走进本地教会,无论从语言还是文化上你都会收获很多。教会对所有人开放,尤其是还没有信仰的人,是非常受欢迎的,他们都愿意把福音传扬出去。

创造语言环境

再分享一下英语提升方面的技巧。

我尝试过最中国式的学习方法,遇见生词就记在小本上背,效果最差,因为语言不用就形不成记忆。

经过观察与摸索,发现像小孩子一样学英语,是最好的办法。女儿每天上学都置身于英语环境,和本地孩子一起读书、做事、玩耍,边做事边学会对应的单词和表述,一点不是负担。

有人说我们缺乏孩子那样的英语环境,那就自己制造嘛!

  • 找人 除了刚才提到的去找西人聊天和去教会之外,可以邀请友善的西人一起购物,打球,散步,喝茶等。

    • 听收音机
      剩下自己的时间,就让全英文环境的收音机,报纸和电视充满。刚开始我听新闻只能听懂30%,一年后突然发现能懂90%,欣喜潜移默化很起作用!
    • 英文歌
      学唱英文歌也是非常好的办法,歌词反映出来很多社会现象,而且一般都是特别地道的英语。

    各种渠道碰到的生词中,总会有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,它们也是最有用的,用点儿心搞明白并使用几次,自然就记住了。

    想办法结交本地人朋友,丰富自己的社交圈,融入社会

    除了语言问题,文化融入也是新移民需要面临的问题。专英8级又有美国留学经历的我竟然在刚来时也遇到第一个功课:融入问题。

终于知道加拿大过圣诞不只是圣诞老人送礼物。要想融入语言达到一定水平就不是问题,但无法融入的主要原因不是语言差异,而是中西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。

中国人站在自己的文化角度,和老外怎么接触都是误解。理解西人的社交文化是第一步。比如西方强调个人,中国强调集体,从日常生活都能处处体现出来差异。

节假日本地人往往全家开着各种交通工具,车后挂着大大小小的自行车,跑得越远越好,亲近自然,求清净。而我们已经受够了人烟稀少的安静生活,约上三五好友,吃饭侃大山,在朋友家里混上一天觉得很开心。

女儿刚过来上三年级时,周一老师都会让同学们讲讲周末怎么过的。女儿说华人同学的答案都一样–去朋友的家里。老外同学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,去各种不同的地方,开展不同的活动。
本地人难道就不社交吗?也社交,但和我们非常的不同。中国人的社交往往是排他的,只限于圈内人,交往的非常深,见面的频次非常高。而西人正好相反,他们的生活基本围绕着家人,分给朋友的时间就不多,大家好像也没有常常见面的需要。西人朋友说她的好友一年能见三四次就不简单了。但是平时有很多社交活动,会认识各种不同的人,很多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爱好上的,比如网球,足球俱乐部,图书会,邻居聚会,教会组织等等。

我参加了很多这样的社交活动,虽然不少西人只是几面之缘,但整体感觉非常舒服,作为陌生的外来人,觉得还是被欢迎的。**和中国人的交往相比,深切的体会国人对熟人的好,对陌生人的冷漠;西人对陌生人的热情,以及对熟人的距离**。明白了这点后,对与西人交往非常有帮助。

### network {#toc_6}

这边做什么事情都讲network,乍一听不由想起国内最令人生畏的关系二字,然而真的去建立与西人的network,发现其实不难,掌握游戏规则就游刃有余。

我曾经试图以求职者的身份打陌生电话找大学里面的部门负责人,对方非常有耐心的听我讲话,了解情况后帮我不停的介绍其他机会和人,接触几次后我要求见她一面表示感谢,她也欣然同意。见面时送她一小盒茶叶,她就已经把我当成自己人了,让我有事随时找她!这里建立network就是在真诚的前提下,让别人舒服,给对方留下好印象,人家就会想到你、帮助你。要知道加拿大80%的工作机会是没有发布出来,而是通过network就搞定了的!
要想快速融入就要积极走进社会,就要寻找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。我怀着天生的好奇心和接触社会的目的,能做的事情尽量去尝试。

  * Meetup网站  
    刚开始找不到组织的时候就通过Meetup网站参加主题活动,和本地人讨论灵性成长.
  * 做义工  
    后来在一家职业辅导机构做义工,接触本地工作环境和同事,还参加过就业和创业培训,接触老师和各族同学.另外,也通过给本地人和当地华人做职业咨询,接触到各种客户和不同的人生形态。
  * 主妇俱乐部  
    加入邻居的主妇俱乐部,走进各族邻居的家里喝酒聊天;约女儿的老师聊中西教育差异,了解西方教育理念;
  * 教会活动  
    参加教会的各种活动,和教友看电影聊人生,还和她们在郊外同吃同住.
  * 商场加馆子  
    爱好各国美食的我在多伦多也过足了嘴瘾,从西人朋友那里打听出来10个最好吃的餐厅,逐一品尝,味蕾得到极大满足,也学会了熟练点各类西餐。

## 主动和邻居交往 {#toc_7}

不能很好的融入当地,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同胞对别人的文化,饮食,生活兴趣不大,又不主动示好,人家自然觉得你不想交朋友。
中国人整体是被动的民族,我也一样。

刚来的时候希望邻居主动邀请我们参加聚会,可发现人家各种族欢聚一堂,唯独没有邀请中国邻居。愤愤的想他们这么排外,就快上升到种族歧视的高度了。

后来想想自己是新来的,融入不是人家的任务,是自己的,鼓足勇气请邻居来家里喝茶聊天,也算是回请人家之前的邀请。一回生,二回熟,再聊天就不觉得生分了。后来周围的邻居每次聚会都会叫上我,还说我是最nice的中国人,而其他中国邻居都不理他们。

我其实很清楚不是我的同胞高傲,而是没有主动走出第一步,再到后面就越来越难了。

和美国相比,加拿大是个更加包容的社会,强调保持自己的文化同时融入加拿大文化,大部分本地人也都非常友善。

如果想融入一个社会,就要了解其文化和规则,而这些恰恰要通过和本地人接触中才可能明白的。主动走出第一步,对别人尊重和显示兴趣,你就会发现融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。

融入是个多少有些敏感的话题,好像是努力让人家接受你。我内心所想的融入完全是自己的事情,能自如的游走于自己的文化和异族文化中,和不同的人分享生活,自己的生命会更宽广,也会更喜欢所处的社会。生活教会我很多东西,最重要的是要接纳自己才能感觉被人接纳,所以融入是为了自己,而不是为了别人。

当熟悉的生活环境完全改变,我们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,比如工作状态的改变,移民、留学到文化差异很大的西方社会等等。

你或许会经历迷失自我的痛苦,职业转换的艰难,文化不适应,语言跟不上,或者夫妻关系重新调整…

文化融入只是一个小小的部分。每个人性格不同,适用的方式也不同。你可以通过尝试,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,坚持上一年。

突破自己不是个容易的过程,但坚持下来后回头看看,吃过的苦头都是值得的。我们在挫折中成长,各种阅历使人生丰富多彩。向着目标直跑,特别困难想放弃的时候记得有我与你同行,我的个人经历和职业也许能帮到你!

「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」

52sask

真诚赞赏,手留余香

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